
日常生活中,一些彩色陶瓷制作的餐饮用具及水晶器皿是赞成铅污染的源头之一。陶瓷制品的原因(陶土)及彩釉中含有大量的铅、锑等金属化合物,如果用这类器皿盛酒、水果汁、醋等酸性食物或饮料,彩釉中的铅就会溶解于食物或饮料中,外表华丽的水晶制品,其中的氧化铅含量往往高达20%-30%。有人进行过实验,用水晶容器盛酒,一小时后,酒中的含铅量即升高一倍。若把一升白兰地酒置入水晶器皿中,5年后,酒中的含铅量可高达2万微克,远远超过环保部门关于饮品中含铅量要低于50微克/升的规定。
近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了国内陶瓷饮食器皿质量抽查结果,合格率仅为54.5%。大部分不合格产品来自集体和个体、私营小企业,其中的铅、镉含量过高。而铅溶出量主要是来自陶瓷颜料贴花等,如装饰材料面积过大、烤花温度不够或工艺处理不当,都会引起铅溶出量超标。至于“国外引进”的彩瓷用品,也不能盲目地掉以轻心!不久前,香港海关抽查了来自日本、意大利、英国、葡萄牙等国的600款瓷器餐具,包括大小不同的碗、碟、杯和汤匙,结果有526款不符合国际标准规定,释放出过量的重金属铅,不合格率高达88%。
印有各式鲜艳图案的奶瓶能使孩子染病,也是许多家长们始料未及的。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公布了317个品牌塑料婴儿奶瓶的比较试验结果,发现其中几个品牌表面的彩色图案重金属释出量状况令人吃惊,其铅释放量超出欧洲安全标准2-20倍,铬量超出1-5倍。
因此,日常生活中对餐饮用具除应注意清洁卫生消毒外,儿童应避免使用过于靓丽的彩釉陶瓷和水晶制品,尤其不宜长期贮存果汁类或酸性饮料饮用,以免“铅毒”暗藏杀机,损伤身体。此外,婴幼儿的奶瓶、水杯等也不宜用水晶制品及表面图案艳丽夺目的,日常饮食中多吃一些大蒜、鸡蛋、牛奶、水果和绿豆汤、萝卜汁等,对减除铅污染的毒害有一定好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