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性铅中毒通常呈慢性,临床上有神经、消化、血液等系统的综合症状。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、多发性神经病和脑病;消化系统症状轻者表现为一般消化道症状,重者出现腹绞痛。血液系统主要是铅干扰血红蛋白合成过程而引起其代谢产物变化。
预防措施主要有工程技术措施和人的控制。采用工程技术措施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:采用适当的生产工艺,包括加料、出料包装等方法以减少空气污染,贮存中注意温、湿度,用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;对粉尘、有毒蒸气或气体的操作在密闭情况下进行,辅以局部吸风,有热毒气发生时,可采用局部排气罩,控制职业性铅有害因素的扩散;采取远距离操作、自动化操作,辅以个人防护用品,防止直接接触。
控制人的因素应重点加强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,以便及早发现受到影响的人。首先加强健康监护。健康监护的基本内容包括健康检查、健康监护档案建立、健康状况分析和劳动能力鉴定等。其次要加强个人防护。应根据危害接触情况而选用个人防护用具,包括呼吸具(防尘防毒用的口罩、面罩)、面盾(防紫外线)、防护服(防酸、碱、高温)、手套(防振动)、鞋等。三是可以食用保健膳食,增强机体抵抗力。应根据接触职业性铅有害因素作用性质和特点,适当补充某些特殊需要的营养成分。食物中存在多种成分,具有螯合铅和抗铅损伤的作用。例如苜蓿富含维生素、矿物质及其它有用的营养素,并有解毒作用。成人可试服芦荟汁,早上喝半杯,睡前喝半杯可柔和肠运动,并协助将金属从消化道中清除。此外,可补充卵磷脂颗粒或胶囊、硒和谷胱甘肽等。铁、锌、铜、硒、锗等对铅的毒性均有一定的拒抗作用。这些营养富含在水果和蔬菜中,因此,铅接触人群应多摄入水果和蔬菜。每日理想的配餐应包括3~5种以上蔬菜,2~3种以上水果,颜色要不一样。尽量多吃富含果酸、维生素C及生物黄酮的水果,它们有助于抵抗铅损伤和去除体内的铅。最后要加强健康教育和生产环境监测。国家法律法规规定,对可能产生职业性铅中毒的项目,必须按照有关规定,在技术、工艺和设备方面采取措施,有效控制职业性铅中毒。 (安及)
